揭秘白毦兵:刘备身边最靠谱的男人们
发布时间:2023-04-03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多次面临着强于自身的敌人围追堵截,数次化险为夷,依靠的不仅仅是命硬,更是有着精兵的保驾护航。我们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备身旁最为神秘的亲卫军团——白毦兵。
白毦兵成军
为什么叫白毦兵?毦是一种用髦牛尾编织的饰物,在古代被应用于军官的盔甲上,属于高级的装饰物品。《魏略》记载:刘备性好结毦,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因手自结之。
白毦兵,就是装饰着这种奇特的、由刘备织席贩履技能加工成的特殊装饰的亲卫部队,以体现与其他兵种的不同,更看得出刘备对这支部队的重视程度。
根据《太平御览卷三四一·诸葛亮与李严书》记载: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这是最早的关于白毦兵的记载,出自诸葛亮书信之中。而白毦具体的成军兵源,历来众说纷纭,大概分以下三种:
①丹阳兵旧部。丹阳兵,是刘备入徐州时最早得到的优质兵源之一,尽管未能掌控绝大多数的丹阳精兵,但是以丹阳兵为基础组建一支亲卫部队,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从公元194年到诸葛亮北伐时期,历经30余年,丹阳兵旧部已然不会再有往日光辉,且不符合诸葛亮口中的西方上兵条件。
因而白毦兵成军基础是这部分西南少数民族部队的说法支持人数更多。
关于白毦兵的战力,《三国志》有记载:“赵云征南(将军),陈到征西(将军),统时选士,白毦猛将之烈。”说的是赵云与陈到二人挑选的白毦兵,每一位都堪比猛将的实力。虽有夸大成分,但是白毦兵的单兵实力由此可见并不一般。
带兵之将是赵云+陈到的组合。赵子龙不必多说,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而陈到,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没有遇到过,却是在《三国志》中和赵云齐名的猛将,也是护卫刘备的“心腹爱将”,相比独当一面的赵云,他才是名副其实的保镖队长。
以彪悍的领民为成军基础,加上刘备的重视,以及优质将领的统领,白毦兵自然带着主力“光环”。
白毦兵战绩
关于白毦兵的战绩,由于大多数时间承载的是刘备的护卫工作,史料中记载的并不多,但是其战斗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十分亮眼的:
汉水之战,是刘备曹操争夺汉中地区统治权的关键战争,是汉中之战尾声。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曹操回身争夺汉中,黄忠和赵云商议后准备偷袭粮道。一段时间后,赵云看黄忠未返还,便带领军士救黄忠回营。后又救回部将张著,随后曹兵追来,赵云携麾下士卒偃旗息鼓,在曹军狐疑之时果断出击,重创曹军。
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此役,是赵云独自领兵之后的高光时刻,兵将配合的熟练程度和超强战力,让我们看到了白毦兵在“统帅”加成下的可怕能力。虽然汉水之战扬名的是赵云,但是更为其统领的白毦兵增加了一层神秘面纱。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即位,白毦兵开始保护后主刘禅,直至刘禅投降,这支传奇部队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白毦兵就像汉室皇帝铠甲上最坚韧的护心镜,蜀汉政权消亡,他们失去了保护和效忠的对象,便被遗弃、生锈,或成为山野遗民,或啸聚山林,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而今,在率土之滨《竭地锋镝》中,白毦兵这支传奇军团再现,他们能否重拾汉室辉煌?一切尽看主公们的抉择!